來源:科學辟謠| 2022-12-01 09:25:10
說到野生鳥類,麻雀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鳥兒了,沒之一。民間有那么句話:“小的是麻雀、大的是野雞,水里的是鴨子。”,這就是民間認鳥的最低標準。是的,一切小型鳥類被稱為麻雀。
麻雀實際上是分類學上一類鳥類的通稱,雀形目、雀科、麻雀屬的鳥,都可以稱為某麻雀。而在我國大部分城市中最常見的“麻雀”,它的中文正式名叫做“樹麻雀”。
圖蟲創意
樹麻雀這個名字源于英文名“Tree Sparrow” ,還有一種麻雀叫家麻雀,但是家麻雀在我國主要分布地在西部,東部地區比較罕見。
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麻雀,但是你真的認識它么?給你30秒,你是否能在自己的腦海里勾勒出它的樣貌?能否用語言描述出它的特征?
樹麻雀成鳥身體背部和頭頂是較深的褐色,腹部顏色較淺,臉頰部分為灰白色有一個明顯的黑斑,這是它最重要的識別標志,嘴下有一塊黑色區域,頸背部則有完整的灰白色領環。
圖蟲創意
樹麻雀的主食是各種植物的種子,當然這種適應力極強的小鳥,在城市中的食譜極廣:水果、剩菜、肉類、垃圾等等,只要是能吃的它們都來者不拒,這也是它們能夠享用人類帶來的福利的主要原因。
麻雀繁殖時需要大量的高蛋白質食物育雛,成鳥可以吃素,可是小鳥一定是要吃肉滴,所以麻雀的繁殖期會大量捕食各種昆蟲。別看麻雀貌似“平平無奇”,就覺得它的捕蟲會很吃力,麻雀抓起蟲子來那可是生猛異常!它們可以在樹木枝葉間尋找各種毛毛蟲,也會飛起來在空中截擊飛蛾或蝴蝶,還會鉆到草地里抓蟋蟀和螞蚱,更有甚者從我家里露臺的縫隙中鉆進來偷吃我的飼料蟑螂和面包蟲。
圖蟲創意
麻雀一般會聚成群體活動,一個群體有十幾到幾十只個體不等,大的群體甚至有上千只麻雀。因為眼睛多了,發現天敵的幾率也就更高了,相對于每個個體來講,被捕食的幾率也就更低了。
生活在城市里的麻雀,往往不太怕人,有些大膽的個體,敢接近到離人很近的距離。到了食物匱乏的時候,這個群體中會有明確的等級制度,地位高的麻雀可以優先享用最好的食物,而地位低的麻雀只能在高等級麻雀吃完以后再撿一些殘羹剩飯食用。如果遇到食物極其匱乏的時節,地位低的麻雀很有可能會被餓死。這也是物種演化優勝劣汰的規則。
圖蟲創意
麻雀有“沙浴”的習性,這是一種利用顆粒比較松散的土壤沾滿全身羽毛,再將其抖掉的行為,土壤會將粘在羽毛上的一些污物和羽虱之類的寄生蟲帶下去,從而達到清潔身體的效果。而麻雀沙浴之后,地面會形成一個圓錐形的小坑。曾經,我發現露天放置的花盆中,憑空出現了很多小圓坑,百思不得其解,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,發現竟然是小麻雀把我的花盆當成了“澡盆”而留下的遺跡。
麻雀雖小,卻是一種在演化上非常成功的小鳥。如果你在路邊看到了麻雀,可要好好的臨近觀察一下生活在我們身邊這個熟悉而陌生的“小可愛”。
對于昨天文章中幾位形似麻雀的小家伙,有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見得到,有幾位很可能是生活在國外的品種,光是觀察局部和某些特定角度,也無法非常確定,只能大概辨認一下啦:
圖蟲創意
北美金翅雀(左);棕頂雀鹀(右)
圖蟲創意
巖雀
圖蟲創意
可能是家麻雀
圖蟲創意
可能是鹟科某種
https://www.kepuchina.cn/article/articleinfo?business_type=100&classify=0&ar_id=388640
(編輯:侯程方 作者:admin)
凡本網注明“XXX(非公益之聲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為有效推進加油未來項目實施,切實提升項目幫扶成效,2023年2月12日下午,貴州省織金縣加油未來項目工作小組會議在...
2023-02-17 10:59
2月15日,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,通報了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等5項考古的重要成果。無論...
2023-02-17 10:54
志愿服務送關愛 文明實踐樹新風 西兆通鎮開展年后首場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活動 為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,...
2023-02-17 10:49
本報北京2月16日電(中青報·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)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最新一期70城房價指數,全國70個城市新...
2023-02-17 10:48
中國青年網贛州2月15日電現在介紹的是一個研發技術人員的崗位,面向本科以上學歷的求職者……2月12日,贛州經開...
2023-02-16 10:39
適逢2023年新春賀歲檔,上海電影美術制片廠與某站聯合推出的8集原創網絡動畫短片《中國奇譚》強勢上映后,以深刻的...
2023-02-16 10:33
經常聽到一種說法,少吃碳水化合物有益心臟健康。也有研究表明,碳水化合物的總攝入量對心血管健康既無害也無益。...
2023-02-15 15:06
網上有這樣的說法,睡眠質量比較差的人患腎結石的風險會升高,睡不好覺可能會傷腎……真的有這樣的說法嗎?睡不好...
2023-02-14 17:09
2月10日,遠在火星執行全球遙感科學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,迎來了上崗兩周年的日子。兩年來,這個來自...
2023-02-13 10:46
最近,宋詞《滿江紅》的同名電影正在上映。提起滿江紅,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,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小學時就早已背...
2023-02-10 17:08